11月8日,湖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30余名学生代表,前往革命圣地红安开展“重走抗战路——感悟大别山精神”活动。依托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本次活动由4位教师和2位营地教官全程带队,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向社会延伸、从理论向实践落地。
在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学生们体验了草鞋编制和真人CS模拟演练。教官从工具使用、材料处理到编织技法进行系统教学,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感受抗战时期物资匮乏背景下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坚韧精神,进一步理解“自力更生”红色传统的内涵;在真人CS模拟演练环节,通过搭建贴合历史场景的模拟战场,教官同步讲解战术配合逻辑与团队协作要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战演练,在攻防互动中掌握分头作战、迂回包抄等基础战术,深刻认识到集体力量对目标达成的关键作用。
随后同学们前往黄麻起义纪念园与李先念故居开展实地研学。在黄麻起义纪念园,学生们庄严地为革命烈士们敬献花篮,并沿着烈士名录墙、历史事件浮雕、专题展览区依次参观,通过观看历史影像资料、聆听先烈英雄事迹,系统梳理黄麻起义在鄂豫皖苏区革命历程中的奠基作用,深刻感悟先烈们为理想信念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无畏精神;在李先念故居,学生围绕陈列的生活用具、工作手稿、历史照片等实物展开参观,讲解员结合具体场景还原李先念同志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国家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尤其重点讲述其考察建设项目时“强调质量第一、坚守科学严谨”的工作细节,让学生对“求真务实”的革命作风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整个研学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记录、主动提问,在实地走访中完成对红色历史的深度认知,接受全面的红色精神洗礼。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表示感触颇多,反馈踊跃:2025级学生魏宇宁提到:“最触动我的是草鞋编制环节,粗糙的草绳磨着手,却让我突然懂了‘筚路蓝缕’的重量。今天一天的活动不仅有空间上的移动,更是与革命精神的对话:先辈们以渺小之躯筑就伟大,而我们更该以青春之力续写新篇”;2025级学生涂梓萌感叹道:“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充分感悟到大别山精神的具象化,亲眼看到了李先念故居的旧桌案、黄麻纪念园的展陈墙,把书本里的‘历史’焐成了滚烫的呼吸——原来‘初心’从不是抽象的词语,是先辈们把柴米油盐过成了山河壮阔”;2025级学生黄恩美表示,“此次实践让我在动手操作与实地走访中,感受到今日的安稳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血汗换来的。我们不仅要铭记这份厚重的红色遗产,更要将先辈们的精神化作前行的动力。这次研学我深受启发,在之后的学习中,我将把我的专业知识与红色文化融合起来,在新时代里续写属于我们的担当与奋进”。
此次红安实践活动依托湖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榕树林”党建品牌,通过构建“党建+思政+实践”平台,是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拓宽思政课教学实践场域、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通过调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拓展“课堂空间——社会空间”的教学场景,显著提升了教学实效。学院也后续将持续优化“课程+基地+专业”特色育人模式,以红色实践为抓手,引导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红色浸润中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