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11月14日,我校2025年辅导员“特色工作室”建设评审会在藏龙岛校区23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朱丽莎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及全体辅导员参会观摩,会议由校团委书记刘锟主持。
评审会上,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孟丹就本次评审的核心指标、流程规范及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随后,8个辅导员工作室分批次汇报建设成果:4个中期考核工作室聚焦立项一年来的实践探索,从建设进展、阶段成效、现存瓶颈及优化路径四个维度展开全面阐述;4个期满验收工作室立足两年建设周期,围绕目标任务达成度、特色工作方法论、标志性育人成果、辐射带动效应及改进方向等核心内容进行系统汇报。汇报过程中,各工作室集中展示了各具辨识度的工作模式,呈现出了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案例成果,充分彰显了我校辅导员队伍在育人工作中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
朱丽莎在总结讲话中,对辅导员“特色工作室”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并就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强化平台赋能,以“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为导向搭建协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破解育人工作中的难题,全面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为精准服务学生筑牢支撑体系。二是锚定育人本源,始终坚守“服务学生成人成才”的核心定位,以学生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与学生的情感联结和需求对接,确保工作室建设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三是凸显专业特色,各工作室要立足建设目标,深度融合学院专业优势与学科背景,在特色领域深耕细作、探索创新,以持之以恒的韧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辨识度的育人品牌。
此次评审会既是对辅导员“特色工作室”建设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凝聚共识、深化提升的研讨交流。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完善工作室管理制度与支持保障机制,推动“特色工作室”真正成为辅导员能力提升的“加油站”、优质育人成果的“孵化器”,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格局注入更强动力。
(责任编辑:王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