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红色档案】唐一禾:向着光明吹响《七七的号角》

发布时间:2025-10-30  作者:吴晓红 沈茜  来源:档案馆   阅读量:


编者按:在湖北美术学院的历史长卷中,有一个名字永远闪耀着特殊的光芒——唐一禾。这位英年早逝的艺术家、教育家,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以画笔为枪,以颜料为弹,绘就《七七的号角》等大量唤醒无数国人抗战意识的美术作品,写下一位艺术家以艺报国的抗战答卷。

值此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唐一禾教授的艺术人生,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其精神的研发与传承。

一、人物简介:身逝志存,艺魂永恒

唐一禾(1905-1944),原名义和,湖北江夏金口人。中国近代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抗战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1920年,进入武昌美术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前身,以下简称“武昌艺专”)函授部学习,开启艺术生涯。

1924年,考入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

1926年,在武昌艺专专门部西洋画本科学习深造。

1927年,武昌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0年,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留学,师从著名油画家劳伦斯学习油画,作品曾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画展。

1934年,学成回国任武昌艺专教务主任兼西画系主任,教授。

1944年,与兄长唐义精(时任武昌艺专校长)赴重庆参加会议途中因江轮倾覆不幸罹难,年仅39岁。

1923年,唐一禾在武昌艺专学习期间所摄

唐义和(唐一禾) 民国十三年十二月(1924年12月)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科一班毕业学生名籍录

1925年,唐一禾在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所摄

唐义和(唐一禾)民国十六年六月(1927年6月),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专门部西洋画本科第一班毕业学生名籍录

1931年,唐一禾考入巴黎美术学院后摄于校园

1933年,徐悲鸿(前左四)、常书鸿(后右一)与武昌艺专留法同学唐一禾(前右一)等人的合影照片

二、艺术理想:融贯中西,植根时代

唐一禾吸收和会通西方写实传统,实现中西艺术的双向滋养,推动了中国美术面向时代的现代转型,彰显出深切的现实关怀与文化自觉。

早在1924年,唐一禾在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投身“五卅”爱国学生运动,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铁狮子胡同惨案图》。他曾画出油画样稿,拟创作成宽约三米的大幅油画,因当时绘画材料匮乏,最终未能实现。

1930-1934年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唐一禾身处现代主义艺术风起云涌的环境,却毅然选择直面现实的写实主义道路,并在1934年学成归国后迅速将这种现实关怀注入教学与创作中。

1934年12月,唐一禾在《中国艺术新机运》一文中提出,“要提高国民对艺术欣赏的程度;整理并发扬民族固有的艺术;建立一个以民族主义色彩为主导的新艺术运动。”

唐一禾演讲《中国艺术新机运》刊载于《武汉日报》1934年12月19日 第8版 来源:湖北省图书馆

唐一禾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认为将油画艺术形式引入中国,必须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才适合中国的需要。他强调基本功训练,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艺术统一、启发与开导并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刘国枢、刘一层、周令钊、李家桢、杨立光等大批著名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三、烽火岁月:画笔为枪,投身救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点燃全民族抗战的烽火。武昌艺专这所华中地区的艺术重镇,迅速转变为抗战文艺宣传的前沿阵地。唐一禾认为艺术不再是象牙塔中的精雕细琢,而是唤醒民众、鼓舞士气的有力武器。

他带领学生走出画室,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战宣传洪流。唐一禾策划并指导学生创作了大量巨幅宣传布画,如《我们要向万恶的倭寇索取血债》《正义的战争》《还我河山》等。此间,他创作的油画《武汉警备者》,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中引起巨大反响。

唐一禾《武汉警备者》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之一 刊载于《美术生活》1937年第38期29页 来源:湖北省图书馆

1938年,唐一禾绘制的宣传画《我们要向万恶的倭寇索取血债》悬挂于汉口武汉关

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笔触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被高悬于武汉的车站、码头、街角,并在武汉中山公园举办抗战招贴画展览。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千万民众胸中积郁的怒火与抗争的勇气。

1938年,唐一禾带领师生在武汉中山公园举办抗战招贴画展览 图片来源:人文武汉

1938年6月,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成立。武昌艺专校长唐义精报告大会筹备经过。唐一禾与其兄唐义精同时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

唐义精、徐悲鸿、唐一禾、吴作人等人当选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的报道,刊载于《申报(汉口)》1938年6月7日 图片来源:湖北省图书馆

四、时代先锋:七七号角,以艺报国

1940年,唐一禾创作油画《七七的号角》,被美术史家誉为“抗战美术的《义勇军进行曲》”。这幅作品凝固了青年学子走出象牙塔投身抗日救亡的瞬间,艺术再现了全国抗战拉开序幕的历史时刻。

唐一禾《七七的号角》33.3cm×61.2cm 1940年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描绘了一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宣传队正行走于街头进行抗日宣传情景。画中人物左起依次为夏禹卿、徐莹、刘一层、王子惠、朱玉如、倪正方、侯日逊,都是与唐一禾朝夕相处的学生,他们走出象牙塔,与民族的命运共振同行。

这幅作品是唐一禾精心策划的抗战史画《伟大的行列——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同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这部未竟史诗的悲壮序曲,为将要在抗战史画中所展现的民族凝聚力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调,成为凝聚民族意志、抵御外侮的精神火炬。

五、西迁江津:深耕创作,艺攀高峰

1938年,随着战局恶化,武昌艺专被迫西迁四川江津。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困境中,唐一禾始终兼顾教学和创作。

画布、颜料堪称当时的奢侈品,唐一禾便就地取材,以蚊帐布、土麻布替代画布,用简陋的颜料坚持创作了《女游击队员》《祖与孙》《胜利与和平》《七七的号角》等大量歌颂抗战英雄、唤起民众觉醒、描绘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共同构筑了唐一禾抗战艺术创作的恢宏篇章和艺术高峰。他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精湛的写实技巧、饱满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时刻的精神风貌和抗战意志,让艺术成为时代的呐喊与力量的传递。

唐一禾《女游击队员》82cm×64cm 油画 1941年 中国美术馆藏

唐一禾《祖与孙》(又名:穷人)84cm×65cm 油画 1943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42年,唐一禾在四川江津五十三梯创作《胜利与和平》

唐一禾《胜利与和平》169cm×133cm 油画 1942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六、艺专执教:风骨卓然,育贤十秋

唐一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执教的十余年中始终坚守高尚的人格情操、坚定的艺术信念与育人使命。

他尽管生活清贫,却从不为名利所惑。曾有社会名流慕名前来以求画像,但唐一禾都婉言拒绝了:“我的画是要传下去的,因此我画的人也要传之永久。”

他不仅将绘画技艺教授给学生,也将高尚的民族气节传授给学生,更以自身行动诠释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抗战期间,他带领学生绘制抗战宣传画,用艺术唤醒民众,即便在战乱流离中,仍坚持教学与创作。他支持和掩护进步学生组织“五一三木刻研究会”,并亲自为学生讲解苏联版画作品,介绍延安版画艺术,引导学生以刻刀为武器,鼓舞民众,打击日寇。

七、义捐遗珍:精神永存,光耀后世

1944年3月24日,唐一禾与兄长唐义精从江津乘船赴重庆参加全国美协会议(因唐义精感冒,会议第二天才前往参加),途中因江轮倾覆罹难,年仅39岁。同天,唐一禾当选中华全国美术会常务理事。同年6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重庆市举办了“唐一禾遗作展”。

1944年6月,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唐义精、教授唐一禾殉职善后联合委员会向省教育厅呈报公文,希望省教育厅能转呈省政府,对校长唐义精、教授唐一禾明令褒扬并从优给予特恤。1944年12月,唐义精、唐一禾受到省政府训令表彰。

1944年6月,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唐义精教授唐一禾殉职善后联合委员会呈报省教育厅:为武昌艺专校长唐义精教授唐一禾因公殉职等事伏乞鉴核转请明令褒扬并从优给予特恤 档案来源:湖北省档案馆

1944年12月,为褒扬武昌艺专故校长唐义精、教授唐一禾一案,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签发的湖北省政府训令 档案来源:湖北省档案馆

唐一禾先生的作品因战乱流离颠沛,保存与转运极为艰难。2007年7月,其夫人熊明谦女士将珍藏的63件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术馆举办“唐一禾艺术展”暨捐赠作品仪式。2021年12月23日、2023年9月19日中国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协办)分别举办“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这批作品与文献弥足珍贵,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珍贵遗产。

2007年,中国美术馆举行唐一禾艺术展开幕式暨捐赠作品仪式

前排左起:时任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唐一禾夫人熊明谦、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时任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吴长江、时任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唐小禾

2007年,唐一禾艺术展开幕式暨捐赠作品仪式上,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为唐一禾先生的夫人熊明谦女士颁发收藏证书

2021年12月23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

2023年9月19日,“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开幕式在武汉美术馆隆重举行

结语

唐一禾先生虽生命短暂,却以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卓越的艺术造诣,在中国抗战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回望他与武昌艺专在民族存亡之际所展开的艺术实践,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艺术家的时代担当,更感受到在危难时刻文艺所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唐一禾以画笔刻下的抗战记忆,既是武昌艺专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生动写照,更成为百年湖美传承中历久弥新的艺术信念与精神源泉。

(责任编辑:王源新)

  • 上一篇:【尊老敬老】学校开展2025年重阳节座谈与集体祝寿活动
  • 下一篇:【师资建设】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教师数字化能力素养提升系列专题培训第三讲: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