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学术展览 >> 正文

文化遗产还能这样被简单完美“复制”!全国30人来汉学秘技

发布时间:2018-08-13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楚天都市报8月10日讯(记者张屏 通讯员欧阳永 周振鹏)8日,湖北美术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项目》开班,来自全国基层文保单位等的30名学员将在这修炼60天,学习如何用手中现有的普通器材完美记录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用一万多元的单反相机拍出60亿像素的高清照片,最大限度地还原文化遗产的细节和颜色。”该培训项目负责人、湖北美院科研处副处长袁小山说。

培训项目负责人、湖北美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袁小山介绍项目情况

据了解,湖北美术学院10多年前已成立了数字图像研究所,研究高清数字图像。“最开始是拍风景,我们用1万多元的相机,使用了一些技巧,将拍摄的几百张照片拼接起来,并去除了形变和光影变化的因素,可以做出亿级像素的高清图片;后来有些艺术家找到我们,希望为他们的作品拍数字版画。现在我们发现,这种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大有用处。”袁小山说,他们曾在课堂上做过实验,学生的画作在经过数字复制后,连作者本人都无法分清哪幅是原作,哪幅是复制品。“当地可以将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清图录入数据库,可以举办展览,还可以利用它开发文创产品。”他说。

培训学员参观数字图像实验室

而授课的专家也很高大上,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修复学科、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新疆龟兹研究院、武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该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最后,学员们还将在真正的壁画前“实习”。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研究授课

武汉大学印刷包装系系主任万晓霞教授授课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设计系副教授陈日红授课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奋说,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遍布面积广阔,种类繁多,但因过高的经济支出和对专业技术培训所需过长的培训周期,使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且覆盖范围狭小,尤其是在偏远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不少文化遗产面临着损毁和遗失。因此,该校此次培训班倾向于招收民族地区和基层文保单位的学员,经过60天的短期培训后,学员们将能掌握相关技巧,利用现有拍摄器材,高效地记录当地的文化遗产。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奋教授讲话

时间 地点
  • 上一篇:“步漆而语”——湖北省首届高校漆艺作品展”明日开展
  • 下一篇:手工艺人怎样应对智能化冲击?这位专家有自己的看法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