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学术展览 >> 正文

著名传统工艺研究学者邱春林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学员授课

发布时间:2018-08-13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8月10日上午,受湖北美术学院邀请,我国著名传统工艺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研究员,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全体学员授课。

邱春林老师深入浅出地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活态保护须注意的几个要素讲起,结合工作实际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从保护工作者如何开展记录保护工作、数字化须记录的内容、保护记录采集中有关伦理原则等方面,详细阐释了抢救性记录工程有关工作规范。邱老师站在历时性、共时性并在比较的方法论制高点上,特别强调了对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手工艺品的功用、传承人及传承人手艺的如何定性问题,其视角独特,鞭辟入里。

2个多小时的课程内容丰富,既有前沿分析,又有鲜活案例;既包括理论探索,又涵盖实践感悟与个人学术观点阐发。在交流互动环节,邱春林老师还解答了学员们在实际工作和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回到各自岗位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实践办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和实操意义。

聆听本次课程的,除了参与本次“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的30名学员外,还有吸引了数十位在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工作人员、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人士前来旁听。

时间 地点
  • 上一篇:手工艺人怎样应对智能化冲击?这位专家有自己的看法
  • 下一篇:我校教师参加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武汉设计之都合作交流座谈会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