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湖北美术学院时尚艺术学院在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正式启动《工业遗产时尚设计与实践》研究生项目制课程,课程由教师团队分阶段讲授,第一阶段课程内容由教师邹璐担任主讲,以“华新工业遗产时尚再生设计研究”为主要内容。此次课程的启动,标志着时尚艺术学院以“工业城市时尚”“荆楚织品文化”“传统戏曲文化”三维文化象限为框架的教学实践迈入新阶段。
此次课程聚焦黄石工业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引导学生深入华新水泥厂旧址,通过实地调研工业建筑、机械肌理与历史文脉,完成从文化元素提取、设计语言转译到时尚产品落地的全流程实践。学生将探索如何将工业废墟的视觉符号与工装元素,创新转化为服装、丝巾、包袋及饰品中的图案、材质与造型,并兼顾产品的文化叙事性与市场可行性。课程成果将直接服务于“黄石有礼”文创项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此次黄石基地的教学实践,注重以身体维度、空间感知、媒介跨界与表演叙事向度的拓扑关联为方法论,引导学生从工业场域的人文锚点出发,构建具有在地性的设计表达系统。通过这一创新教学模式,时尚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淀情感、信仰、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创作能力,为非遗传承与工业遗产活化提供具有学术深度与市场价值的解决方案。
继本课程之后,时尚艺术学院将在基地开设《非遗布贴创新设计》课程,持续深化“荆楚织品文化”维度的教学探索,形成多维联动的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