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我校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开学第一课”正式开讲。党委常委、副校长曹丹以“在创新实践中定义未来——谈研究生的立身之本与成才之路”为主题,为示范基地的研究生们送上兼具指导性与启发性的“成长指南”。
课堂上,曹丹围绕艺术创新与“知变、善变、求变”的内在联系展开深入分享。结合当下时代的需求,他系统地解读了研究生教育的变革方向,并探讨了艺术教育如何为社会进步赋能的路径。他指出,当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其核心是从“规模增长”向“内涵重塑”的转变。研究生群体应从“技能持有者”进阶为“问题解决者”,从“被动执行者”蜕变为“主动建构者”,兼具本土情怀与全球视野,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艺术教育赋能发展的领域中,曹丹强调,艺术具备推动经济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引擎”转变的能力,通过审美资本注入与创意生态构建,为产业升级与新业态孵化提供坚实支撑。在社会文化层面,艺术教育能塑造地方认同感,提升国民的审美水平,促成文化“软实力”向“硬实力”的有机转化。他寄语同学们,通过建立对话机制、搭建跨界平台、共同构筑未来愿景,实现艺术与社会的深度互动。
课后,曹丹副校长走访学生教室、寝室,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他对研究生提出期望:“希望大家深度融入基地项目,严守学术规范与安全纪律,在挖掘黄石本土文化与资源中主动探索,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推动城市更新、文化传承的创新成果。”
此次“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课程精神为指引,扎根黄石实践沃土,在产教融合的平台上找准定位、主动作为,以专业实力与创新思维为研究生涯赋能,为地方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王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