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2024级艺术理论专业的同学们在课程教师的带领下,多次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空间,开展《艺术概论》现场教学。在一幅凝聚抗战精神的经典油画前,同学们静静伫立,聆听老师讲解艺术如何承载民族记忆;在当代艺术展区,大家围绕数字艺术作品的创新表达与文化价值展开热烈讨论——这些生动场景,成为该课程突破传统教室局限、实现“三维融创”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
在现场教学中,学生得以直面原作,深入感受艺术的感染力。一位同学在观展后表示,站在真迹面前,才真正体会到教师所讲的笔触情感,每一笔色彩都仿佛在说话,这种体验远超教室内的图片学习。另一位同学则对一幅反映乡村振兴的主题创作印象深刻,艺术家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乡土题材,使其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创造性转化,认为这比书本理论更加鲜活和具有说服力。
课程教师介绍,“行走”的课堂是《艺术概论》作为一流本科课程的重要创新环节。课程团队积极构建“内容焕新、方法升级、场景贯通”的教学体系,不仅注重课堂解析,更将教学延伸至社会文化现场。通过观展、评展与研展的实践链条,结合课堂辩论和专题研讨,引导学生从作品本体出发,直接感受艺术的力量,理解文化的时代意蕴,使文化自信与艺术素养自然根植于心。
课程建设团队成员提到,团队所开发的系列课程视频已在多个平台传播并引起广泛关注。学生依托课程内容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更有不少学生将课程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公共教育活动,践行文化服务惠民。这门课程使思政教育与美育融合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一次次触动心灵的真实体验,在学子心中深植文化传承的种子。
(责任编辑:王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