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会实践】匠心筑居 问道本草——工业设计学院“铸魂开物·港口行”志愿服务团赴洞泉村社会实践行(三)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操霞飞  来源:工业设计学院   阅读量:


七月骄阳炙烤着大地,洞泉村蜿蜒的村道上,工业设计学院“铸魂开物·港口行”志愿服务团队的学生们,正步履坚定地走向今天的目的地——梁家井民宿和洞泉村经济合作社,聚焦特色民宿资源的潜力挖掘与黄精包装改造升级。

民宿改造,激发文旅活力。汗水很快浸湿了队员们的衣衫,但他们手中的工作却一丝不苟。在梁家井民宿里,学生们分工协作,仔细查看房屋结构、门窗位置、庭院布局,不放过任何影响未来改造的细节。“这里的梁柱结构保存完好,很有特色,采光窗的位置可能需要优化……”负责民宿改造项目的学生罗同学边记录边与队友交流。这些即时的观察与构想,正悄然编织着一张蓝图,学子们正在用设计赋能乡村文旅融合,让沉睡的老屋在焕新中成为承载乡土记忆、激活乡村文旅的关键纽带。

黄精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团队走进洞泉村经济合作社,观察黄精药材的清洗、蒸制、晾晒的全流程,与负责人详谈储存难点和销售瓶颈,聆听关于黄精功效的民间智慧和流传的故事传说。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在药农指导下辨识优质黄精,记录生长环境、种植、加工、文化等一手资料,用设计思维驱动黄精产业,为“洞泉黄精”打造独特品牌新形象,突破市场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以设计赋能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激活乡村活力的振兴目标。

调研细致,设计焕发生机。夕阳西下,结束了一天紧张而充实的民宿和黄精调研,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测绘数据、访谈录音、现场照片和村民沉甸甸的期望继续投入设计工作,将一个个想法变为切实可行的设计图纸。看着学生们晒得通红却充满干劲的脸庞,洞泉村党支部书记程清兵感慨道,“这些娃娃们是真干实事!今天跟着他们跑了几家,看他们问得那么细,与村民聊得那么深,把我们发展民宿最实际的需求和困难都摸透了,把黄精的‘底’也摸清了,这下心里更有谱了!就等着他们把这些扎实的调研变成好方案了!”

接下来,团队将举行专题汇报总结会议,系统呈现深度调研的详细成果以及初步形成的黄泥塘老屋改造、五黑鸡、鸡蛋包装设计、黄精品牌包装与特色民宿改造的初步设计思路与构想,与洞泉村共商共议,为即将全面展开的设计深化与方案制定校准方向,凝聚合力。

(责任编辑:王源新)

  • 上一篇:【社会实践】青春绘就助残振兴新画卷——创新学院“艺心科普”团队恩施行纪实
  • 下一篇:【社会实践】历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志愿服务队走进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走上防洪堤闸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