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语言文字推广,促进民族文化共融发展,7月4日,创新学院“艺心科普”团队走进恩施州爱启爱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普通话诗词朗诵”与“童心绘家园”主题课程。此次活动围绕语言启蒙、文化传承与艺术陪伴,借助趣味教学与沉浸互动,打造了一个温馨、包容、有爱的交流课堂。
普通话启蒙童声朗朗,传统文化润物无声
实践团队在爱启爱大班教室开设“普通话诗词朗诵”活动,通过节气故事讲解、诗词吟诵示范、语言互动等方式,将普通话学习与传统节庆文化巧妙融合。在团队成员耐心引导下,孩子们用稚嫩童声诵读节日诗句,用纯真的笑容回应课堂的每一份温暖。
现场气氛温馨融洽,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语言之美,在节日文化中种下中华传统的种子。团队成员习雨轩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普通话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快乐,也让民族文化的光辉照亮他们的成长。”
“普通话诗词朗诵”课堂场景
笔下锦衣梦,童心绘家园
在“童心绘家园”环节中,孩子们发挥想象,用五彩画笔描绘心中的民族服饰。一个个色彩缤纷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童心世界中的民族风采,也表达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此次绘画活动不仅锻炼了儿童的动手与表达能力,更以艺术为媒,让民族美学在童年中自然生长。
“童心绘家园”活动
艺术陪伴润童心,温情守护共成长
课堂结束后,团队开展了“艺术陪伴”疗愈活动。团队成员与特殊儿童共同进行互动绘画、创意手工与感官游戏,引导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情绪表达和创意思维训练。在陪伴中搭建信任的桥梁,在互动中传递理解与尊重,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活动,更是一次心与心之间的双向奔赴。
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共同创作
青春与爱启航,语言与文化共传承
本次“推普+艺术疗愈”课程的顺利开展,不仅提升了特殊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同感,也体现出“艺心科普”团队将专业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力与行动力。团队将继续深入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用青春与热忱温暖更多角落,让语言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让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王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