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推动从“形式开放”到“内容开放”的实质转变,本学期教务处依托木作实验室特色资源,开设全校跨专业选修课《木工工艺》。该课程由木作实验室实验员姚承志担任主讲,面向全校2022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作为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创新实践,该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双轨教学模式,为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搭建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跨界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实验室的教学服务功能。
实验室赋能:高配硬件打造沉浸式课堂
课程以木作实验室为教学核心平台,充分发挥其650平米现代化工坊的空间优势与设备效能。实验室配备台锯、带锯、数控雕刻机等专业工具,结合传统手工锯、刨、凿、磨技艺,为学生提供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支持。姚承志通过“理论讲解-工具实训-创意制作”三阶段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木材料特性,掌握榫卯连接、粘合工艺等核心技术,深度体验木艺全流程,在木屑飞扬中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作品。
教学成果多元:创意作品展现跨学科潜力
结课成果展上,学生们提交的作品类型丰富、创意满满。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将实木与蓝牙模块结合,打造出兼具功能与美感的音箱;壁画方向学生通过螺钿镶嵌工艺赋予木作东方美学韵味;建筑模型爱好者则利用精密榫卯结构还原传统建筑智慧。作品涵盖桌架、箱柜、装饰品等多类形态,在工艺技法上既包含传统榫卯、雕刻、镶嵌等手工技艺,又融入激光切割、数字化拼接等现代技术,充分体现了木工工艺与不同专业领域的艺术碰撞。
教学创新实践:探索实验课程新模式
此次选修课程开设是实验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整合实验室特色资源,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对材料工艺的理解,为未来设计创作夯实基础,充分体现实验室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建设理念。
未来,教务处将持续发挥各实验室特色优势,开设更多类型的实践课程,不断拓展实验室的科研与创作功能,让更多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不同工艺技法的独特魅力,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部分课程作品展示
《木物》2022级艺术与科技班 李司彦
《拼色首饰抽屉盒》2022级艺术史论班 张彩雯
《小动物冰箱贴》《抽屉柜》 2022级壁画2班 刘琼文
《马赛克置物架》系列2022级雕塑1班 孙筠宜
《四角八叉凳》2022级表现绘画工作室 肖家乐
《提盒》2022级视传4班 田静
《音箱》2022级产品设计3班 陈宇轩
《云林猫趣钟》《胡桃置物盒》2022级艺术史论班 熊洁欣
《木工工艺》选修课结课视频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