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由湖北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主办的“中国红遇上法国蓝”非遗融合工作坊公共教育活动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会议室成功举行。法国剪纸艺术家埃玛纽尔・弗拉热、武汉市侨文会副会长陆涛、武汉非遗传承人涂颖慧、湖北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何明、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大漆工作室负责人蒲美合、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公教部主任路书程、合禾大漆艺术工作室艺术家李志敏等嘉宾共同参与活动,以剪纸、大漆为纽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美育课堂,也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社会美育学院院长何明首先致辞。他强调:“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此次公教活动以国际视野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展现了美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合禾大漆艺术工作室艺术家李志敏带领孩子们走进“大漆”世界。从漆树的种植到漆液的采集,从传统髹饰到现代应用,李志敏通过生动讲解与实物展示,揭开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小朋友们了解了中国大漆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也感受了“漆艺”的深邃魅力。
武汉非遗传承人涂颖慧与弗拉热共同指导孩子们完成“小海豚”与“小熊猫”剪纸作品
法国剪纸艺术家埃玛纽尔・弗拉热的登场将全场热情瞬间点燃。他向孩子们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并展示自己精心绘制的剪纸手稿,从法国童话中灵动的精灵到自然主题下精美的镂空图案,一幅幅充满诗意与想象力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接着,弗拉热现场示范剪纸技法,他边操作边讲解:“剪纸的关键在于耐心与对细节地把控,这就像在解开一个神秘又迷人的谜题,每一步都充满惊喜和挑战。”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沉浸在剪纸艺术的奇妙世界中。
李志敏指导孩子们体验非遗“漂流漆”创作
此次工作坊不仅是非遗技艺的传承课堂,更是中法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湖北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始终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公共教育活动,搭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对话平台。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非遗创新路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互鉴贡献美育力量。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