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术讲座】科技时代背景下中法文化和教育交流的新范式——张海裕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6-05  作者:杨颖  来源: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阅读量:


6月3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南特联合设计学院跨文化顾问、中法艺术交流创建协调者张海裕受邀在A5-206举办题为《科技时代背景下中法文化和教育交流的新范式》的主题讲座。张海裕教授凭借近二十年中法艺术院校合作项目协调与翻译经验,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跨文化教育、AI时代艺术教学及法国艺术教育体系的深度分享。

张海裕介绍了法国公立美术学院联盟的独特模式。她指出,法国各公立美院虽名称不同,但实为“兄弟院校”,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调整专业与校区。这种灵活的教育体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自主性,而联盟的“艺术家邀请制”和线上平台更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与发展的国际舞台。

针对科技浪潮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张海裕提出深刻反思:“AI能取代技术,但无法替代人的情感联结。”她以翻译、会计等行业为例,指出艺术领域虽受冲击较小,但教师需重新思考教学本质。现场师生围绕“为何仍需线下教学”展开热议,学生代表认为,校园教育提供了知识输出中的互动与正反馈,人际交流与情感价值是AI无法复制的核心。张海裕总结道:“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服务,师生应善用AI工具,同时守护人文精神的独特性。”

讲座尾声,张海裕回归中法文化交流主题,解析各类中法交流政策,欢迎中国学子参与中法联合项目,共同搭建跨文化实践平台。

(责任编辑:陈泽菲)

  • 上一篇:【校地合作】绘绿水青山 展荆楚新貌——艺术人文学院策划承办湖北省生态文化展之美术作品展
  • 下一篇:【访企拓岗】创新学院赴湖北珞珈实验室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