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面向未来的纺织、服装设计教育——访服装设计系主任李海兵

发布时间:2016-04-29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建系60周年师生作品展”、“面向未来的纺织、服装设计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年第十六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作品展”于4月11日至4月18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我校服装设计系主任李海兵受邀参加,我校服装设计系讲师温馨参与“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建系60周年师生作品展”。4月22日,为了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专业艺术学术研讨会情况及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在服装设计系办公室对李海兵主任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此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专业艺术学术研讨会的主讲嘉宾,请您谈谈此次研讨会的意义与影响。

李海兵:此次研讨会是国内关于纺织服装工艺教育学术的最高论坛。从中我们了解到每个院系之间对教学的思考与研究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同时展现了染织服装艺术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历史沿革的成果。

记者:结合染织服装设计专业发展趋势,您认为服装专业设计教育发展有哪些变化?不变的又是什么?

李海兵:世界服装专业在时代的变迁中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审美的提升,通过教育体系人们对美进行了新的思考,使服装专业的美更加的喜闻乐见;二是专业的丰富,通过新时期快捷的网络交流渠道,国内与国际日益交流繁密;三是教育的改革,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及社会实践,为人们的工作提供了举足轻重的帮助。与之相反,国内服装专业还停留在与产业的挂钩上,和产业缺乏紧密的联系,而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渠道并打算进行研究和落实。实际上,一切都在变化中。如果说有什么不变,那就是面向未来的准备,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始终站在时尚与前沿的高度,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记者:请您谈谈我国染织服装艺术专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的原因。

李海兵:培养出优秀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染织服装艺术的大力支持。当今时代正处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之中,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美丽中国”的概念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纺织服装这个领域。其次是老百姓们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对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是艺术介入了纺织服装领域,与纺织服装进入了跨界结合,提升了品位。最后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外交流日益密切,更多设计师和设计企业进入国际时装周的舞台。

记者:与其他艺术院校相比,您认为我校服装专业的特色之处在于什么?

李海兵:我校染织服装专业是“鼻祖”专业,有悠久的历史。与其他艺术院校相比,专业具有丰富性更多,所含的成分更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不局限于只学习服装专业,提倡了解其他专业,并从其中学习知识运用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

记者:您如何看待服装设计中的“模仿”?

李海兵:首先服装设计并不是只指“服装”本身,还包括穿戴、妆容等,更多的是我们要回归于人,要明白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发一个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要树立学习理念,学会对文化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思考,从而利用互联网去做属于自己特色的研究。无论是谁都要学会关注、学会思考和学会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创造成功。目前,国内的纺织教育已经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每个学校的服装专业特点并不是很鲜明。

记者:我校服装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呢?

李海兵:大学是一个自学的阶段,上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告诉你方法,而不是给你时间去练习做一个技能性的训练。但我们在研究思想的时候,又不能忽视技术对思想的支撑。我们的每一堂课的目的都很鲜明,是让学生从课程中学习到方法和认知。如果方向不明确,即使做的再好,自己也会处于迷茫的阶段。做出来的东西要有审美、思想和故事。缺乏了审美,便是白学了技术。

记者: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在保持纯粹创作的同时要怎样做到与市场紧密联系,从而达到艺术服务社会的目的呢?

李海兵:关于这个敏感又现实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勤于思考。最后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信仰,设计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活的工具,更是一种传播美的方式。

图一为服装设计系主任李海兵接受我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采访

图二为服装设计系主任李海兵谈面向未来的纺织、服装设计教育

图三为服装设计系主任李海兵受邀参加清华美院学术活动

(记者 黄怡洁 汪溪雨 胡文轩 摄影 郭颖)

  • 上一篇:离退休工作处举办离退休人员第四届趣味运动会
  • 下一篇: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实验室立项建设计划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