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 EN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教育教学
  • 科研创作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智慧湖美
首页
湖美要闻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媒体聚焦
学术展览
精品课程
励志奖学
信息服务
馆藏档案
专题
校史馆预约
  • 湖美要闻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学术展览
  • 精品课程
  • 励志奖学
  • 信息服务
  • 馆藏档案
  • 专题
  • 校史馆预约
首页 >> 湖美要闻 >> 正文

学校入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孪生工作组:以"艺术+科技"引领跨学科创新与数字化美育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08  作者:实验艺术学院  来源:实验艺术学院   阅读量:


近日,湖北美术学院正式入选"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孪生工作组",成为全国首个深度参与该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的艺术类院校。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为跨学科创新、数字化美育及物联网技术赋能艺术教育开辟了全新路径。

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是2017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定位为辐射全国的工业大数据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和创新服务中心。实验室聚焦区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需求,依托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汇聚全国产学研用优势资源协同开展工业大数据领域相关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协同研究和应用推广,助力产业数字化和制造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分支,数字孪生工作组聚焦虚实交互、智能建模与数据驱动决策等前沿领域。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凭借其在"艺术+科技"领域的长期探索,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推动传统艺术语言向动态化、交互化、智能化转型。学院团队拟开发的"虚拟现实艺术孪生平台",将通过实时数据映射与算法生成,实现了实体艺术作品与数字模型的动态共生,为观众提供多维度感知体验,成为艺术表达与工业技术跨界融合的典范。

学校坚持"打破学科壁垒、激活创新基因"的战略方针,联合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多领域专家,组建跨学科创作团队,将艺术思维植入技术研发链条。在数字孪生场景构建中,艺术家与工程师协同攻克空间建模美学优化、情感化人机交互设计等课题,形成"技术为体、艺术为魂"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艺工交叉"培养体系,将孵化出智能装置艺术、数据可视化叙事、元宇宙策展等一批标志性教学成果。

学院加速推进"物联网+美育"战略布局,通过部署智能感知终端与边缘计算节点,构建覆盖校园创作空间、公共艺术装置及校外实践基地的物联网络,实时采集环境数据、观众行为与作品状态信息。结合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动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个性化艺术学习提供精准支持,实现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工具叠加,而是对人类感知方式和文明形态的重新定义。学校将以数字孪生工作组为支点,深化跨学科、跨产业合作网络,重点攻关AI生成艺术伦理框架、虚实融合展览标准等前沿议题,助力武汉打造国家级"艺术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区"。

此次入选意味着学校在数字化技术层面的核心能力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也为中国艺术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湖北样本"。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虚实共生世界中,艺术与科技的双螺旋正迸发出超越想象的创造力,持续书写着"数字中国"的美学篇章。

  • 上一篇:五月十三日:武昌艺专1943年成立“五一三木刻研究会”
  • 下一篇:湖北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理事会换届会议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5号

    邮编:430205

    电话:027-81317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智慧湖美
  • 邮箱系统
  • 校内通讯
  • 信息服务
  • 国际交流
  • 校友会
  • 基金会
  • 馆藏档案
  • 学院美术
  • 电子校报
  • 校史馆预约
  • 科研系统
  • 专业奖学金
  • 新生报到系统
  • 毕业生离校系统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1354   鄂ICP备15008991号    鄂ICP备15008991号-1